咱今天不聊虚的,就掏心窝子说说房子那点事儿。我是小林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,干了十几年地产观察,见过太多人因为“再不买就来不及了”的焦虑半夜给我发消息。今儿咱用最新数据把这事掰扯明白。
一、现在的市场,比你想得更“分裂”
上个月北京朝阳一个老业主跟我倒苦水:同小区同户型的房子,挂牌价比去年这时候降了15%,挂了快三个月才出手。而上海内环一个新盘,两百多套房开盘两天就清盘了。这就是2025年夏天的魔幻现实。看官方数据更明显:全国53个城市二手房在跌,但深圳、杭州的改善盘还在偷偷涨。杭州未来科技城某项目,144㎡以上的大户型今年反而涨价5%,开发商跟我说“看房的人比去年多一倍”。
库存更说明问题:沈阳、长春这些地方,房子挂出去一年多都难卖掉,可上海内环的新房库存只够卖7个月。这就好比菜市场,有的摊位挤破头,有的摊位甩卖都没人看一眼。
二、五年后?城市差距会撕得更大
咱别听那些“全国房价要崩”的吓唬人。我团队刚更新的城市模型显示:北上广深和杭州成都的核心区,未来五年年均还有2%-3%的涨幅,别小看这数字,五年累积比存银行强得多;但三四线里人口流出的城市,年均可能再跌3%,东北某些地方库存都堆到24个月以上了,开发商裤子都要亏掉了。
政策也在拉大差距。最近和某二线住建局领导喝茶,他掏心窝子说:“我们这类城市土地财政还得扛五年,地铁学校都往新区搬,老城区的二手房?自求多福吧。”反观上海,今年悄悄把保障房收储量翻了倍——专挑核心区二手房接盘,这操作稳房价比发文件管用多了。
三、年轻人不接盘,才是真炸弹
最近让我失眠的是个人口数据:2024年出生率掉到6.3‰ 的历史冰点。上周去高校讲座,台下00后举手说打算买房的不到两成。有个姑娘的话很扎心:“老师,我工资付完房租剩五千,拿什么背房贷?”。更狠的是老龄化,2030年全国三分之一人口超60岁。
我老家县城里,中介小陈哭丧着脸:“上月挂出十套房,八套是子女卖老人遗产房的,价格砍到脚踝都没人接”。五年后这些地方的房子,可能真像曹德旺说的“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”。
四、持房成本这笔账,很多人算错了
现在很多人光盯着房价,却忽略养房成本火箭式上涨。上海朋友两套房的账本惊到我:二套房房产税每年多掏1.2%,物业维修基金年涨8%,租金回报率却跌破2%。他说:“就像买了辆豪车,加不起油了”。
再看政策风向,某房企财务总私下吐槽:“现在拍地都要求配‘好房子’标准,层高提到3米、恒温恒湿...这些成本迟早转嫁给买房人。”意味着未来老破小可能彻底沦为负资产。
五、你该赌五年后?先看明白自己是谁
摸着良心给建议:
如果在一线或强二线工作稳定,月供能控制在收入40%以内,现在盯紧核心区改善盘。利率跌破3%是十年难遇,上海某客户上个月锁定的4.1%利率,省出一辆宝马。要是收入浮动大或目标三四线,租房真不丢人。石家庄一对小夫妻听我劝缓了两年买房,用首付的钱开了奶茶店,现在月入比当地房贷高一倍。想投资的老板们,赶紧甩非核心资产。某温州炒房团去年割肉抛了郑州、合肥的房,转头买上海保障房REITs,年化6%比收租省心。
说到底,钢筋水泥的价值终将回归它庇护的生活。五年后笑的人,未必是买了房的,而是算清了自己这盘账的。 当房子剥离了暴富幻想,或许我们才能看清——家从来不是赌桌,而是安放人生的地方。(小林说楼市)
汇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